当前位置:首页>课程中心>2.耶稣怎样带门徒>【科二】教会篇 | 第4周 02教会的供养与牧养(总第247篇)

【科二】教会篇 | 第4周 02教会的供养与牧养(总第247篇)

发布时间:2024-10-14 点击数:55

课程详情

02

教会的供养与牧养

【太10:10】行路不要带口袋,不要带两件褂子,也不要带鞋和拐杖。因为工人得饮食,是应当的。

当你深入教会的内部去洞察教会生活的情形时,就不难发现教会里面存在的一些张力。其中问题之一就是教会的会众对工人、牧人有许多的不满和抨击;工人和牧人们,也常常会对教会有许多的不满与抱怨。教会常常会认为工人、牧人们没有尽心、尽力地来服侍教会;工人、牧人们常常也会觉得教会没有看到他们生活的实际需要,也没有做到尽心供养他们的日常所需,结果是导致工人、牧人们常常对生活、家庭有许多的后顾之忧。这样的张力和不满的情形一直在许多的教会中延续着。当我们回头看看耶稣的吩咐与教导之时,我们不难发现问题的症结在哪里?双方当如何面对之间的张力和不满?

教会当供养工人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好多教会普遍存在着一种错误的观念,认为工人们必须在生活上凭信心仰望主,若是教会给了固定的生活供应,认为这些工人就成了雇工,因此他们宁愿不供应工人生活所需,宁愿让工人更属灵,也不愿意让工人因接受了教会固定的供应而成为雇工。其实教会若是愿意谦卑地去思想主耶稣的心意,就不难明白应该怎么样对待工人。让我们一起看两处经文,留心主的心意。“行路不要带口袋,不要带两件褂子,也不要带鞋和拐杖,因为工人得饮食是应当的。”(太10:10)“你们要住在那家,吃喝他们所供给的,因为工人得工价是应当的。不要从这家搬到那家。”(路10:7这是主耶稣对门徒亲口的吩咐,在这两节经文中,清楚地启示了教会当如何对待工人。主耶稣非常珍惜他工场上的工人,因此对于工人的生活和身体的需要,做出了明确的指示。教会不可以一方面觉得需要工人做工,另一方面却不供应工人的生活所需。甚至还认为工人必须要做教会的工,吃自己的饭,这样才属灵。教会给工人饮食的供应,及对他们辛苦付出给的劳务费是应该的。教会不应该以工人要用信心仰望主的供应为托词,而不尽心去供养工人,或认为给了工人生活的供应,就使工人们将来在主面前得不着赏赐。工人们将来能否得主的赏赐,这是工人自己与主的关系,而教会的本分是应该供应工人生活的需要,这是主耶稣亲口的教训。

在主耶稣的吩咐中,提出对工人的两样供应,一样是“饮食”,另一样是“工价”。供应工人的饮食,为使工人有足够的体力面对当前的工作。教会也不能太属灵,认为工人做主的工作只要灵力不要体力就可以,这是极端的想法。工人服侍主,需要灵力,同时一样需要体力,若是一个工人身体垮下来,将如何持续地为主做工?

供应工人的工价,一是为了工人在日后休息和进修的时间继续有饭吃,不至于打仗要自备粮饷,练兵要自己预备伙食;二是为了工人可以靠福音养生、养家。教会不可以小气到一个程度:工人今天有具体的工作,就给你饮食供应和一天的工资,明天休息或自己去学习,就得自己去解决生活的需要。这样会造成工人们在服侍路上很大的生活压力,甚至导致一些工人在属灵的战场上阵亡。今天许多教会中工人的流失和“伤亡”,与教会对工人供应上的忽略脱离不了关系。

不仅教会对工人们供养当有正确的态度,而且工人们自己对教会供应的生活费用也应该有正确的态度。作为那些带职的工人,一方面参与教会的服侍,另一方面有自己的职业岗位,也有够用的生活收入,因此他们是义工。但是全职的同工不能受义工的影响,你明知没有社会上的职业,没有固定的生活来源,且要全时间投入教会事工,还要养家糊口,不可逞强拒绝接受教会的供应,以此避免人家的闲话,这是全职同工认识上的不对之处。当然教会全职工人也不可以一直心存抱怨,觉得教会对自己生活供应有亏欠。教会供应的生活费用无论多少,全职同工们理当感恩领受,不够之处相信主必另有预备。

工人当牧养教会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当你细心地去观察人们做事、做工的心态时,不难发现有几种不同的心态。第一种做工的心态是为自己做,自己创业,自己当老板,这样的人最卖力,他们会废寝忘食,不分昼夜,干劲十足,无怨无悔,不怕累,不怕难,不怕苦,有不达目标不罢休的工作精神。第二种做工的心态是替老板或国家打工,他就会敷衍了事,以完成任务式的心态,每月能拿到工资这是他们的期待,在老板和领导面前拼命地干活,装腔作势,当老板或领导不在的时候,能偷懒就尽量偷懒。第三种是为主做工的心态,常见教会里面许多的人为主做工,向主讨价还价,说一大堆的理由,还一边做工一边抱怨,一边做工一边闹情绪,没有踏实、尽心地发挥他的恩赐,也没有在他服侍岗位上尽心尽责,这真的是不应该,又不识抬举。

主耶稣曾经讲过葡萄园主人招工的比喻。在这个比喻中,葡萄园的主人一次又一次地出来招工,总是看见许多的工人在闲站,甚至有人整天在闲站,主人总是让那些闲站的工人有机会参与他葡萄园的工作。从中你能体会到主耶稣的心意吗?比喻的字里行间,你是否已经领悟到主耶稣迫切地要的工人参与教会的服侍呢?

再看主耶稣呼召门徒起来做工的时候,的那颗迫切的心,是庄稼的主,在迫不及待地催促、打发工人去收的庄稼。要门徒随时待命,接受的差派,主耶稣要门徒看见的禾场有迫切的需要。

工人不可以被困在自己的软弱、失败、挣扎之中,而不尽心去牧养主的教会、主的羊。纵使每一个工人都有自己的软弱和失败之处,但不能让你的挫败感阻碍你的服侍,你的自卑自怜,不能成为自己不去做主工的借口。

彼得在几天前,当众公然不承认自己的主。作为一个门徒这是一个极大的失败,彼得与常人一样,也会被挫败感所困,在心灵深处必然留下阴影,会让他心虚,不敢继续做带领,甚至会疑惑同伴们对他是否接纳。深知人心的主耶稣,不像人对待人。不止是无条件地接纳了彼得的失败和软弱,并且还在同伴面前恢复他的领导地位,甚至将牧养群羊的重托,当着同伴的面托付了彼得。主耶稣借着对彼得的爱来提醒我们:任何工人不当以自己曾经的失败、软弱、跌倒作为借口,而不去做自己当做的工,不尽自己牧养的责任。

工人若不殷勤、不忠心做主的工;牧人若不用心、不尽心牧养主的羊,就必会造成教会的荒凉,羊群的流离。教会若不供养工人,而把供养牧人的责任推给主耶稣,并认为工人和牧人必须凭信心仰望主的供应,而教会本身却没有负起供养工人的责任,就必造成工人的流失。导致教会许多服侍的岗位缺少工人,教会就形成了闹工人荒的局面,至终导致教会的荒凉。

教会供应工人,工人牧养教会,这二者之间的相辅相成不是人定规的,而是主耶稣所定规的。教会遵照主的定规,才能平衡发展,才有健康成长。


微信二维码